辽宁省博物馆藏明代铜铳的复制
2011年1月,辽宁省葫芦岛市袁崇焕纪念馆为扩充馆内陈列的展出内容,急需一批与之相关的高仿真复制明代兵器,以使观众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袁崇焕所处时代的历史情景。辽宁省博物馆不仅有袁崇焕纪念馆所急需的重要文物,而且还具有相应的技术与制作实力,因而,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这项工作。在被评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以后,辽宁省博物馆加强了文物资源与技术的共享范围与领域,对区域内文博单位加强了协作与支持的力度。所以,在接受袁崇焕纪念馆的委托以后,当即组织相应的技术力量投入了工作。经过近一个月紧张而高效的努力,最终较高水平地完成了全部复制任务。尽管笔者已在文物修复与复制岗位上工作多年,积累了较多的工作经验,但是,随着文博事业的快速发展与科技进步,许多新材料、新技术不断涌现,笔者也需要在工作实践中,不断地学习、认识、吸收、总结新材料和新技术并付诸实施,不断地提高文物修复技术与制作水平。本工作结合笔者的修复实践,介绍了应用高强度模具树脂复制明代铜铳的技术工艺,为铜质类兵器文物的复仿制提供一种有效的新方法。
一、铜铳简介
火铳(又称“火筒”)是较早由外国传入中国的金属质筒形射击兵器。目前,考古发现的铜火铳,最早是元代制造的,从明朝开始大量制造并用以装备部队。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兵以后,在其统一全国的战争中,多次依靠火器赢得了胜利。在夺取政权以后,明王朝先后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制造火器,其中,火铳是制造数量最多的火器,其后又逐渐分化成枪、炮等兵器系列。洪武五年的火铳,是由朱元璋的造币机构——“宝源局”兼铸的,其制造水平之高由此可见一斑。洪武十三年(1380年),明王朝成立了军器局;洪武末年又设置了兵仗局,明代中央政府造兵机构的庞大格局由此逐渐形成。永乐年间,火铳的生产制造达到了高潮,不仅大量用于装备部队和充实武库,而且制造工艺水平也是相当的精湛。
这次复制的明代铜铳有两件。其中一件为永乐铜铳(见图一),属手铳类短兵器,整器呈圆筒形,后部凸有圆鼓腹药室,用于填充火药;筒末有竹节式尾銎,可以安装木柄。圆鼓腹药室上方有带盖火门,火门下方有楷书凿款“天字贰万叁千陆百贰拾伍号永乐七年九月日造。”筒长35.3 cm,腹径4.45 cm,口径2.9 cm,重2.44 kg。该铳制作精致,造型俊雅,比例匀称,曲线清朗,器物表面光滑,净明乌亮,保存十分完好。
图一 辽宁省博物馆藏永乐铜铳
需复制的另一件器物为嘉靖造马上佛朗机铳(见图二)。佛朗机铳为正德末年由葡萄牙传入中国的兵器种类,其结构特点是有一门母铳和若干子铳,母铳身管细长,口径较小,铳身铸有准星和照门,铳身后有鼓腹,上开长孔,用以填充子铳。子铳类似一门小火铳,一般备有5至9个,可预先装好弹药,战时轮流发射,以提高战斗力。佛朗机铳分为大、中、小三型,大者上千斤,小的可用于骑兵马上作战。本次复制的为可用于马上作战的小型子铳,器身圆形腹处有楷书铭款:“马上佛朗机铳伍仟伍佰叁拾柒号嘉靖辛丑年兵仗局造”。筒长15.8 cm,口径2.7 cm,腹径4.3l cm,重0.99 kg。与上述永乐铜铳比较,佛朗机铳做工粗糙,器物表面有较厚的腐蚀层,斑驳不平,不如永乐铜铳光洁,可能是在长期的地下埋藏环境中发生化学和电化学反应所致。
佛朗机铳于明嘉靖年以后由葡萄牙传入中国,并被大量制造以装备部队,原有的长筒类铳逐渐退去,而被越来越多的枪、炮类武器代替。所以,嘉靖二十年造马上佛朗机铳与前一件永乐铜铳,不仅器形上有很明显的区别,而且,工艺制造、材料质感等许多细部的特征,也分别呈现了不同的特点。
图二 辽宁省博物馆藏马上佛朗机铳
二、铜铳的复制
此次复制工作的目标,是要严格把握这两件兵器在型制、制造工艺、时代背景等方面的特征,达到原样、原状复制的逼真效果,从而真切地反映袁崇焕时代历史情境的陈列展览目的。虽然要复制的两件铳类铜制兵器的造型有相似之处,但是,由于制造时期、做工、造型以及流传过程中的保存条件等方面的差异,在复制过程中,根据这两件器物各自所呈现的技术特点,分别使用不同的材料、工艺以及制作方法,以达到高仿真的原状复制效果。
在复制永乐铜铳和嘉靖造马上佛朗机子铳的过程中,根据其各自独有的内外特征,在复制材料的选择、调配、温度控制、制模、灌注表面处理等工艺环节,为保证最佳的效果,经过反复试验,采用了相应的工艺与制作方法,以求在整体的复制效果上达到理想的要求。